2022提前批调档线代号9114:理科560
所在地 : 重庆市 隶属 : yishustr 院校性质 : 公办
办学类型 : 大学 院校特色 : 公办
院校地址 : 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北一路20号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是一所培养全军后勤通用专业军事人才的高等教育院校,主要承担后勤综合业务、后勤基层管理、油料勤务、军需勤务、军事设施勤务、军事物流管理、军事物资采购管理、财务审计等领域的本科、任职培训、研究生教育、士官培训、文职人员培训、外军留学人员培训以及国家国民经济动员干部培训等任务,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和军队“2110工程”整体条件重点建设院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于2017年以后勤工程学院和军事经济学院为基础组建而成,始建于1961年。原后勤工程学院成立于1961年11月,以河南新乡第三军械预备学校为基础,历经多次调整组建,1975年恢复后勤工程学院校名。原军事经济学院于1946年7月创建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最初为东北民主联军供给学校, 1986年定名为军事经济学院。
据2017年6月中国军网显示,学院主校区位于重庆市大学城,占地3000余亩,拥有10个国家、军队和省部级研发中心,6个科技成果转化平台,8个军队、省市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60余个各类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 截至2017年6月,学校有教授、副教授318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院士后备人选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博士生导师32名,硕士生导师129名。
科研成果据2017年6月中国军网显示,学院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军队和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近400项,其中一等奖38项。研制的20余型后勤骨干装备已列装部队,有3型装备入选建军80周年成就展,野营多功能净水车、整体自装野战加油站参加了建国60周年国庆阅兵式。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军队和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24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珊瑚岛礁淡水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方振东)
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防微波辐射混凝土技术与应用研究”(康青)、“钢质野战输油管线集装集成系统”(雍歧卫)、“冰川冻土地区房屋修建技术”(梅全亭)、“三高地区屋面工程技术”(梅全亭)、“隔离膜高堆土地基处理技术”(梅全亭)、“高架通风孔防冻融技术”(梅全亭)、"军队油库级信息系统开发平台"、“Ⅰ型野战输油管线系统"。
科研平台据2017年6月中国军网显示,学院拥有10个国家、军队和省部级研发中心、5个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救灾应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军队重点实验室:军事地下建筑工程实验室等
学术资源截至2017年,图书馆藏书65余万册,建有校园网和电子阅览室。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据2017年6月中国军网显示,学院设有军需勤务分队指挥系、军事设施勤务系、油料勤务分队指挥系三个系别,共有本科专业6门。
本科专业 化学 特种能源工程与技术 军事能源工程 军事设施工程 国防工程及其智能化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学科建设据2017年6月中国军网显示,学院建立了涵盖军、工、管、理四个学科门类,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18个原总后勤部“53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9个军队(省市级)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原总后勤部优秀人才科研工作站。
国家重点学科:油气储运工程
全军重点建设学科:石油天然气储运工程
省级重点学科:油气储运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后方专业勤务、岩土工程、应用化学
原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优秀人才科研工作站:专业勤务、军事后勤学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仪器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建筑学、军制学、军事后勤学、军事装备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材料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油气储运工程、军事后勤学、军事装备学、军队管理学、后方专业勤务、应用数学、国民经济学、财政学、国防经济
专业硕士学位点: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建筑学、物流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电气工程、材料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项目管理、控制工程、军事后勤、军事装备、工程管理、会计、审计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土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军事装备学
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应用化学、军事后勤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军事后勤学、军事装备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师资力量据2017年10月研招网官网显示,学校有教授、副教授318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院士后备人选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博士生导师32名,硕士生导师129名。
专职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颖人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黄瑞新、吴少华
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郑颖人、方振东、程华、涂亚庆、杜扬、郭继坤、苏喜生
全军优秀教师:郑颖人、张伟明
博士生导师:郑颖人、方振东、程华、涂亚庆、张伟明、杜扬、凌大荣、吴少华、苏喜生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方振东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程华
教学建设建设成果
据2017年6月中国军网显示,创造性地实施了强化学员军政组织指挥能力的士兵、班长、排长、参谋“四阶段”培养模式改革;搭建学员综合素质教育平台,设有思想政治、军事体育、人文艺术、科技创新等活动组织40多个;2007年恢复外训,为亚洲、非洲的40个国家培养英语、法语语种油料保障技术管理军官、营房保障技术管理军官等外军留学生近两百名。
质量工程
据2017年6月中国军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精品课程2个、军队院校优质课程3门;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防建筑学、土木工程、通风空调与给排水工程、环境工程、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等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供油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精品课程:军用输油管线(张伟明)、战时油料勤务(郭继坤)等
军队院校优质课程:军用输油管线(张伟明)、战时油料勤务(郭继坤)、工程力学(三)
原总后院校优质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与基础课程、军用输油管线、战时油料勤务、工程力学(三)
学生成绩
据2017年6月中国军网显示,先后有2篇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4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有100多项教学成果获国家、军队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全军油料、营房系统约70%的干部毕业于该学院。
截至2017年6月,仅学员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就参加重庆市各类大型演出26场(次),学员合唱团被重庆市表彰为“唱读讲传”先进单位;学员在全军文艺汇演中夺得一等奖3项,该院被评为全军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700多名学员获篮球国家级裁判证书;在总后和重庆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大赛中,学员组多次获得团体冠军;学员参加国际国内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力学、英语等各类竞赛,共获得国际奖4项,国家一、二等奖101项,军队和赛区奖187项。
基础设施
截至2017年6月,学校建有田径场、军体馆、器械场、障碍场、球类运动场等各类军事共同科目训练场和体育场馆。东区综合训练场占地800亩,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可满足初中高级军人心理行为、意志拓展训练及各类军事技能和保障实训演练需要。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校歌:《军歌嘹亮向太阳》
浓墨飘香钢枪闪亮,不倦的追求忠诚守望;七彩的校园七彩的梦,一身戎装青春扬;男儿女儿志在疆场,走向那硝烟创造荣光;七彩的军营七彩的梦,科技强军做栋梁;让责任告诉理想,让使命铸就辉煌;七彩的征程七彩的情,军歌嘹亮向太阳。
毕业生之歌:《我心中的歌》
精神文化一训三风
校训:责任、理想、使命、辉煌
校风:团结、奋进、求实、创新
教风:育人为本、立德为先
学风:以红岩精神铸魂励志、以实战标准勤学苦练
五种精神
黄河精神:即不屈不挠、奔腾不息、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
人梯精神:排除干扰,一切为了学员、为了学员一切的人梯精神
红岩精神:一颗红心永向党,爱国奉献的红岩精神
抗震精神: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灾区人民的抗震精神
五个传统
苦奋斗勤俭创业的传统,红岩精神育人建校的传统,尊师重教厚待人才的传统,姓军为战服务部队的传统,发挥优势奉献社会的传统。
社团文化截至2017年6月,学校组织了“萌芽剧社”、“七彩校园”广播站、学员军乐团、威风锣鼓队,以及红岩精神学习小组、科技兴趣小组、英语俱乐部、物流研习室、红岩新闻社、智能与仿真自主创新会、球类俱乐部等46个兴趣小组,内容涉及军事、文学、科技、艺术、体育、专业技能等领域,为学员发挥特长创造条件、锻炼能力搭建舞台。
学员自行组织了“名家访谈”、“弘毅杯”辩论赛、时政论坛、话剧节、文艺晚会、演讲比赛、英语演讲大赛等活动。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院长:周炎明
历任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院长:方振东(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政委:赵桂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副院长:张赞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院长:周炎明(少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政委:季富
年份 | 院校代码 | 最低分 | 分差 | 平均分 | 录取排名 | 招生计划 |
---|
招生专业 | 最低分 | 院校代码 | 录取排名 | 录取线差 | 录取人数 | 年份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专业代码 | 专业计划 | 学费 | 备注 |
---|
四川冠博升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以下简称升空教育),是西南片区成立最早的升学规划指导机构之一,也是率先引进ISO9001“高中生升学咨询服务”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的机构。我们服务的主要内容有:高考志愿填报、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少数民族预科、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地方专项、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高中生学情管理、大学生学业与职业规划等项目,全方位多渠道为高中学子量身定制升学规划。公司以“诚信负责、质量为本、勤学精进、开拓创新”的服务理念,多年来帮助7千多名学子实现学业梦想。
扫一扫微信咨询专家
电话咨询:
成都:028-68834610
绵阳:0816-6336002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咨询
扫一扫,在线咨询
申明:本网站数据来自于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招生考试报》、《高考指南》、高校招生杂志社、四川教育发布、招生考试信息网ZK789及其他网络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请放心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预约咨询,稍后您将接到我们的电话,该通话对您完全免费,请放心接听!